雷达物位计与高炉探尺在高炉料位测量中存在显著差异,前者凭借非接触测量、强抗干扰及高精度优势成为现代高炉优选方案,而传统探尺因接触式测量易磨损、维护成本高,正逐渐被替代。以下为具体分析:
一、测量原理与方式对比
雷达物位计:
原理:基于雷达技术,特别是时间差测量。天线发射无线电波(通常是微波),波以光速传播,在介质表面发生反射,反射波被同一天线接收。电子系统测量发射波和接收波之间的时间差,根据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和时间差计算出距离,进而转换为物位高度。
方式:非接触式测量,无需与介质直接接触。
高炉探尺:
原理:机械接触式测量,通过重锤在炉内的升降来探测料面位置。重锤的升降由电机驱动,通过测控部分实现放尺、扶尺及提尺操作。
方式:接触式测量,重锤需深入炉内与物料接触。
二、性能特点对比
雷达物位计:
优势:
非接触测量:避免与介质直接接触,减少磨损和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高精度:测量精度可达毫米级,满足高炉料位测量的高精度需求。
强抗干扰能力:能够克服粉尘、蒸汽、泡沫等干扰因素,确保测量准确性。
适应性强:可适应高温、高压、强腐蚀等复杂工况。
局限性:在高温(如炉况异常时顶温快速上升至800℃甚至更高)或大量程、高粉尘环境下,可能需要特殊的防护和校准措施。
高炉探尺:
优势:
技术成熟:在传统炼铁行业中应用广泛,技术相对成熟。
直观可靠:通过重锤与物料的直接接触,测量结果直观可靠。
局限性:
易磨损:重锤和链条等部件易受物料磨损和腐蚀,需定期更换。
维护成本高:需要定期检查零点和重新校正位置,维护工作量大。
测量误差:易受物料性质、炉内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测量误差。
安全隐患:在高温、高压环境下,重锤和链条等部件存在断裂、脱落等安全隐患。
三、应用效果对比
雷达物位计:
应用效果:
提高测量精度:减少因测量误差导致的生产异常和原料浪费。
降低维护成本:非接触式测量减少磨损和腐蚀,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提升安全性:避免与高温、高压介质直接接触,减少安全隐患。
案例:在某炼铁厂高炉料面检测装置的改造中,采用高频雷达物位计替代传统探尺,实现了连续、实时、准确地测量炉内料线,消除了测量信号波动失真的现象,保障了长期稳顺的高炉炉况。
高炉探尺:
应用效果:
技术局限性:在现代化、大型化高炉中,传统探尺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难以满足生产需求。
维护挑战:高维护成本和频繁的故障处理影响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