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雷达液位计虚假回波的设置方法与操作指南,结合硬件调试与软件参数配置,确保排除干扰:
一、核心操作步骤(通用流程)
进入回波诊断界面
启动设备后进入主菜单→选择“调试/扩展设置"→开启“回波曲线"功能,扫描当前罐体信号分布。
关键动作:观察曲线中异常峰值位置(如固定距离的高强度尖峰),记录其距法兰口的距离(例如1.35m)。
设置范围
选择“虚假回波"功能→新建→输入干扰距离值+安全余量(通常增加0.3-0.5m)。
示例:干扰距离1.35m时,输入终点为1.65m(即覆盖1.35m干扰点并预留缓冲)。
保存并激活配置
确认参数后保存→等待系统自动生成蓝色曲线覆盖干扰区(时长随量程而增加)。
(此处插入操作视频组件,展示回波曲线识别与参数设置过程)
二、关键参数设定技巧
参数项设置原则注意事项
起点通常设为0(从法兰下表面开始)避免覆盖有效液位信号
终点≥(干扰距离+0.3m)过大会屏蔽真实液位
安全余量波动剧烈工况增加至0.5m泡沫/蒸汽环境需扩大缓冲区
空罐校准空罐操作!实时监测曲线变化带液操作将导致失效
三、典型场景优化方案
罐内固定障碍物(如支架/加热管)
启用虚假回波映射(Mapping) 功能→标记障碍物反射位置→生成曲线。
避坑提示:安装时调整天线角度,避开障碍物反射路径(波束角>5°时优先选80GHz雷达)。
强泡沫/粉尘干扰
切换至高频雷达(80GHz) →启用“泡沫模式"增强穿透力→终点扩展至泡沫层厚度+0.5m。
低液位误报(罐底反射)
设置底部:终点=罐底高度+0.2m。
(此处插入富媒体组件,展示不同工况回波曲线与参数配置案例)
四、调试验证与故障排除
效果验证:
空罐状态下检查曲线是否覆盖干扰峰(蓝色区域无有效信号);
注液至50%量程,确认回波曲线主峰位置与实测液位一致。
常见故障处理:
液位跳变→检查安全余量是否不足;
无效信号未被屏蔽→重新执行空罐扫描,确认障碍物距离测量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