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液位计与差压液位计在工业液位测量中应用广泛,但二者在原理、性能及适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核心区别对比如下:
一、测量原理差异
雷达液位计
基于微波反射原理:天线向液面发射高频电磁波(如80GHz脉冲),通过计算发射波与反射波的时间差确定液位高度。非接触式测量,介质不与传感器直接接触。
差压液位计
基于流体静力学原理:通过检测容器底部(高压侧)与顶部(低压侧)的压力差推算液位高度。接触式测量,需通过导压管或法兰接触介质。
二、精度与抗干扰能力
指标雷达液位计差压液位计
精度±5mm(≤15m)或±(5mm+0.05%×量程)(>15m)受密度变化影响大,误差可达1%~5%
温度影响几乎不受影响(工作温度可达240℃)需温度补偿,严寒时需伴热防冻
密度依赖性与介质密度无关严重依赖密度,密度变化需重新校准
气相干扰高压气相会衰减微波信号,需导波管辅助需平衡气相压力,毛细管易堵塞或冷凝
三、安装与维护成本
雷达液位计
安装要求:需顶部安装,避开进料口/搅拌器;盲区约40cm(需预留空间)。
维护量:无活动部件,日常维护少;但天线需防挂液/结垢。
成本:单价通常>2万元(带HART协议可达3.5万)。
差压液位计
安装要求:需双法兰或毛细管引压,严寒地区需保温层。
维护量:定期排凝液、检查管路堵塞,维护频繁。
成本:初期投入低,但长期维护成本高。
五、选型决策树
优先选择雷达液位计:
介质密度波动大、腐蚀性强或需免维护场景;
高压/高温工况或存在搅拌/沸腾等干扰。
优先选择差压液位计:
预算有限、常压敞口罐或密度稳定的洁净液体;
禁用雷达场景:罐内障碍物阻挡微波(如丝网除沫器)。
关键提示:雷达液位计在精度和适应性上优势显著,但差压液位计在传统工况中因低成本仍有不可替代性。选型需综合介质特性、环境条件及全生命周期成本。
7ML5430-2AA10-Z 雷达液位计与差压液位计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