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振动传感器、起重机配件、限位器、红外线防撞器、各种料位计、速度传感器、堵煤开关等
技术文章 / article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文章 > D4B-2115N 齿轮测量中心限位开关及报警故障分析

D4B-2115N 齿轮测量中心限位开关及报警故障分析

发布时间: 2025-07-24  点击次数: 37次

齿轮测量是用于检测齿轮参数(如齿形、齿向、齿距等)的高精度设备,其运动部件(如测头轴、工作台、立柱等)的行程需通过限位开关严格控制,以防止超程碰撞导致设备损坏或测量精度失效。限位开关及报警故障会直接影响设备运行安全与测量可靠性,以下从故障类型、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展开详细说明:

一、齿轮测量限位开关的作用与类型

限位开关是齿轮测量的 “安全边界",核心作用是:当运动部件接近或到达设定行程,触发开关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PLC 或数控系统),强制停止该方向运动并触发报警(如声光报警、屏幕提示)。

常见类型:

机械接触式:通过运动部件直接碰撞限位杆,推动内部触点通断(结构简单,适合低速运动部件)。

光电式:由发射器与接收器组成,运动部件遮挡光束时触发信号(无接触,响应快,适合高速、运动部件,如测头轴)。

电磁式:利用金属部件接近时的电磁感应变化触发信号(抗油污、粉尘能力强,适合环境稍差的区域,如工作台导轨)。

二、常见故障类型及分析

(一)限位开关不触发报警(超程故障)

即运动部件已到达位置,但限位开关未动作,设备未停止,可能导致碰撞损坏(如测头撞工件、工作台撞立柱)。

原因分析:

限位开关本身损坏:

机械接触式:触点氧化、磨损或卡滞(长期使用后触点接触不良,无法导通信号);弹簧片疲劳失效(碰撞后无法复位,触点长期断开)。

光电式:发射器 / 接收器损坏(如 LED 烧毁、光电管老化);镜片被油污、粉尘覆盖(光束无法穿透,信号始终 “未遮挡")。

电磁式:线圈断路或磁芯老化(无法产生感应信号)。

安装与位置偏移:

限位开关固定松动(因设备长期振动,螺丝松脱),导致其与运动部件的相对位置偏移,运动部件到达未触发开关(如原本距离 5mm,偏移后变为 10mm,无法接触或遮挡)。

运动部件的 “触发挡块" 位置偏移(如挡块螺丝松动,随运动部件移位,未对准限位开关)。

线路故障:

限位开关与控制系统的连接线缆断线、接头松动或氧化(信号无法传输至控制系统)。

线缆被运动部件碾压、磨损(尤其是拖链内的线缆,长期弯曲摩擦导致内部断线)。

控制系统信号接收异常:

控制系统(PLC / 数控系统)的输入模块故障(无法识别限位开关的通断信号)。

限位信号的 “逻辑设置错误"(如误将 “常闭" 设置为 “常开",导致信号无效)。

(二)限位开关误触发报警(无超程却报警)

即运动部件未到达位置,限位开关却频繁触发报警,导致设备运行中断,无法正常测量。

原因分析:

外部干扰或误触发:

机械接触式:设备振动过大(如地面共振、相邻设备冲击),导致限位杆被 “误碰撞";挡块与限位开关距离过近(小于安全余量,正常运动时因振动轻微接触)。

光电式:环境光干扰(如强光直射接收器,模拟 “遮挡" 状态);粉尘、油污附着在镜片上(遮挡光束,误判为 “触发")。

电磁式:附近强电磁设备(如电机、变频器)产生干扰,导致感应信号误动作。

开关灵敏度异常:

光电式:灵敏度调节过高(轻微灰尘或气流扰动即触发);光束对齐偏差(发射器与接收器未同轴,导致信号不稳定)。

电磁式:感应距离设置过远(远超设计值,运动部件未到极限但进入感应范围)。

线路干扰或接触不良:

信号线与动力线(如电机线)并行敷设,电磁干扰导致信号误跳变(尤其弱电信号的限位开关,如光电式)。

接线端子松动、氧化(接触电阻过大,信号传输时出现 “虚假通断")。


  • 联系电话电话0713-2829998
  • 传真传真0713-2829997
  • 邮箱邮箱3290500392@qq.com
  • 地址公司地址麻城市龙池工业区
© 2025 版权所有:湖北开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备案号:鄂ICP备19028339号-3   sitemap.xml   管理登陆   技术支持:智能制造网  
  •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