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磁管内壁腐蚀会改变磁翻柱运行环境,影响设备正常工作,具体影响及处理方法如下:
①内壁腐蚀对磁翻柱的影响:
翻转阻力增加:腐蚀导致内壁粗糙(粗糙度 Ra 从 1.6μm 增至 5μm),磁翻柱与管壁摩擦阻力增加,翻转响应时间延长(从 0.5s 增至 2s),液位显示滞后;腐蚀产生的锈瘤(如碳钢导磁管生锈形成的凸起)会卡住磁翻柱,导致显示 “断层"。
磁信号干扰:腐蚀产物(如铁锈、氧化层)附着在管壁内侧(厚度>0.3mm),会削弱浮子磁信号(磁场强度衰减>20%),磁翻柱无法被有效驱动,出现 “假液位"(如液位上升,磁翻柱不翻转);若腐蚀导致管壁厚度不均,磁信号传递不稳定,变送器输出信号波动(±0.5mA)。
磁翻柱损坏:腐蚀介质(如盐酸、强碱)通过导磁管腐蚀部位渗入,会腐蚀磁翻柱外壳(塑料外壳出现麻点,金属外壳生锈),导致外壳强度下降,易破裂;腐蚀产物进入磁翻柱内部,会加速磁体氧化,磁性衰减率增加 15%/ 年。
②修复与预防方法:
轻微腐蚀修复(腐蚀面积<10%,壁厚减薄<0.2mm):
清理:用细砂纸(800 目)打磨腐蚀部位,去除锈瘤、氧化层,直至露出金属光泽;用酒精擦拭内壁,去除杂质;若为不锈钢导磁管,打磨后进行 “钝化处理"(用 5% 硝酸溶液浸泡 30 分钟,形成钝化膜,增强耐腐性)。
防护:在腐蚀部位喷涂 “防腐涂层"(如聚四氟乙烯涂层,厚度 20μm),或涂抹 “金属防腐膏"(如石墨防腐膏,耐温≤200℃),隔绝腐蚀介质与管壁接触;修复后用内窥镜检查内壁,确保无残留腐蚀产物。
中度腐蚀修复(腐蚀面积 10%-30%,壁厚减薄 0.2-0.5mm):
补厚处理:选用与导磁管材质匹配的 “防腐修补剂"(如不锈钢导磁管选用不锈钢修补剂,碳钢选用铸铁修补剂),按比例混合后涂抹在腐蚀凹陷处(厚度高于管壁 1-2mm),固化 24 小时后用砂纸打磨至与管壁平齐。
内衬防护:在导磁管内壁加装 “聚四氟乙烯内衬"(厚度 1mm,与管壁过盈配合),内衬两端用耐腐密封胶固定,防止介质进入内衬与管壁间隙;内衬安装后,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径,确保均匀(偏差≤0.1mm),磁翻柱能顺畅翻转。
严重腐蚀修复(腐蚀面积>30%,壁厚减薄>0.5mm):需更换导磁管,选用耐腐蚀材质(如 316L 不锈钢、陶瓷、聚四氟乙烯);更换后进行 “水压试验"(压力 1.5 倍工作压力,保压 30 分钟)和 “泄漏检测",确保无泄漏;安装磁翻柱前,检查新导磁管内壁粗糙度(Ra≤0.8μm),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