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限位开关的触点类型决定其在电路中的功能,核心分为常开(NO)、常闭(NC)、转换触点(NO+NC)三类,在电机正反转控制中需根据保护逻辑合理选型,同时需关注触点故障对电路的影响:
触点类型与电机控制应用:
常开触点(NO):
定义:未触发时触点断开,触发后闭合,可用于 “启动信号" 或 “报警信号" 传输。
应用场景:在电机正反转控制的 “位置保护" 中,若需触发限位时切断电机电源,可将常开触点串联在控制回路中(如正转限位开关的 NO 触点串联在正转接触器线圈回路),触发后触点闭合,接通急停继电器线圈,切断接触器电源;或用于触发报警灯(触点闭合后报警灯亮)。
常闭触点(NC):
定义:未触发时触点闭合,触发后断开,是电机限位保护的常用类型,利用 “正常时通路、故障时断路" 的特性实现安全保护。
应用场景:将常闭触点直接串联在电机控制回路中(如反转限位开关的 NC 触点串联在反转接触器线圈回路),电机正常运行时触点闭合,回路导通;当电机运行至位置,开关触发,触点断开,接触器线圈失电,电机停转,避免超程。此类型的优势是 “触点故障(如粘连)时,可通过定期测试发现 —— 若未触发时触点已断开,电机无法启动,便于及时排查"。
转换触点(NO+NC):
定义:包含一组常开和一组常闭触点,触发时两者状态同时切换(NO 闭合、NC 断开),适用于需要 “双重信号" 的场景。
应用场景:在高精度电机控制中,转换触点可同时实现 “停机控制" 与 “状态反馈"——NC 触点串联在控制回路实现停机,NO 触点接入 PLC 输入模块,反馈限位触发状态,便于系统记录故障位置;或用于正反转互锁(如触发正转限位时,NC 触点切断正转回路,NO 触点接通反转回路的允许信号,实现 “触发后仅允许反向运行")。
常见触点故障与排查:
触点粘连(无法断开):
原因:频繁大电流通断(如直接控制电机主回路,电流>10A)导致触点电弧烧蚀,形成金属熔瘤;或环境粉尘进入触点间隙,导致触点无法分离。
排查:断电后用万用表测量触点通断,未触发时 NC 触点应导通(电阻<1Ω),触发后应断开(电阻无穷大);若未触发时 NC 触点已断开,或触发后仍导通,需拆解开关清理触点(用细砂纸打磨烧蚀痕迹),或更换触点模块(如银合金触点)。
触点接触不良(信号时断时续):
原因:触点表面氧化(如铜触点长期暴露在潮湿环境中生成氧化铜,电阻增加);或内部弹簧疲劳(触点压力不足,接触电阻>10Ω)。
排查:通电时用万用表测量触点两端电压,正常时电压应≤0.5V(接触良好),若电压>1V,说明接触不良;拆解后检查触点表面(氧化时呈黑色),用酒精擦拭清洁,或更换弹簧(增加触点压力至 1~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