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振动传感器、起重机配件、限位器、红外线防撞器、各种料位计、速度传感器、堵煤开关等
电机轴承安装过紧会使轴承内部游隙减小(<0.01mm),摩擦阻力增加,导致轴承温度升高(>80℃),严重时烧毁轴承,原因主要有:一是轴承内圈与轴颈过盈量过大(>0.03mm),安装后挤轴承内部部件;二是轴承外圈与端盖轴承室过盈量过大,限制轴承外圈自由膨胀;三是安装时采用蛮力敲击,导致轴承变形、游隙减小;四是轴承盖固定螺栓拧紧力矩过大,挤轴承;五是未考虑轴承工作温度升高后的热膨胀,预留游隙不足。调整方法:拆卸电机端盖和轴承,测量轴承内圈与轴颈、外圈与轴承室的配合间隙,若过盈量过大,对轴颈或轴承室进行微量磨削(磨削量 0.01-0.02mm),确保配合间隙符合要求(内圈与轴颈过渡配合,外圈与轴承室间隙配合);更换受损的轴承,选用同型号新轴承,测量轴承原始游隙(如深沟球轴承 202 轴承原始游隙 0.015-0.04mm);重新安装轴承时,采用热装法(将轴承加热至 80-100℃),避免敲击;调整轴承盖固定螺栓力矩,按规定力矩拧紧(如 M8 螺栓力矩 15-20N・m),确保轴承有足够的热膨胀空间;调整后,手动转动电机轴,确保灵活无卡滞,通电试运行电机,监测轴承温度(≤75℃)和振动速度(≤2.8mm/s)。预防方法:根据轴承型号确定合理的配合间隙和安装工艺,优先采用热装法;选用扭矩扳手控制轴承盖螺栓拧紧力矩,避免过大;安装前测量轴承原始游隙,确保符合工作要求;考虑轴承工作温度,预留适当的热膨胀游隙;定期(每 6 个月)检查轴承游隙,发现异常及时调整;预防后,电机轴承发热故障可显著减少,使用寿命延长至 3 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