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振动传感器、起重机配件、限位器、红外线防撞器、各种料位计、速度传感器、堵煤开关等
集成粘度测量功能的电容式射频导纳物位计通常通过介电常数与粘度的关联模型实现间接测量,而非额外添加独立的粘度传感单元。其核心原理在于:高粘度介质的介电常数(ε)会随粘度变化而改变,通过射频导纳技术(同时检测容抗和阻抗)可反推粘度值。
一、粘度测量原理
介电常数-粘度关联
沥青等非牛顿流体的介电常数与粘度存在非线性关系,需通过实验建立ε-粘度查表或多项式模型(如ε=a·η+b·T+c,η为粘度,T为温度)。
温度补偿机制
内置温度传感器实时修正温漂,例如当温度上升10℃时,粘度可能下降20%,仪表自动调整计算系数。
二、高粘度沥青的测量误差与温度关联性
误差来源
温度波动:温度每变化5℃,粘度测量误差可能达±3%(未补偿时);
模型局限性:沥青的ε-粘度关系受组分影响,不同产地沥青需单独标定。
补偿效果
采用动态温补算法后,误差可控制在±1%以内,但需定期用标准沥青校准。
三、实施建议
选型:选择支持多参数补偿的射频导纳仪表(如Drexelbrook UIV系列);
维护:每季度校验一次温度-粘度曲线,避免长期使用导致模型偏移。
通过上述方法,可实现对高粘度沥青的物位与粘度一体化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