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矿用本安型阻旋式料位计测量粘性物料时易出现物料粘附叶片导致误触发的问题,需从叶片结构优化、安装位置调整、防护措施强化及定期维护等多方面综合解决,具体方案如下:
一、叶片结构优化
调整扭力弹簧档位
根据物料粘性程度,将扭力弹簧调至强档位,以增加叶片旋转扭力,克服粘性物料的阻力。
若粘性物料密度较低,可尝试调至较弱档位,但需确保叶片能正常旋转,避免因阻力过小导致灵敏度不足。
调整后需固定弹簧位置,避免因振动导致档位变动引发误动作。
选择耐磨防粘材质
叶片优先选用不锈钢材质(如304不锈钢),其表面光滑度较高,可减少物料粘附。
对于粘性物料,可在叶片表面喷涂特氟龙(PTFE)涂层,降低物料粘附性,类似技术已应用于湿式除尘器叶片防粘处理。
轴承和传动部件需选用氟橡胶密封件,防止粘性粉尘侵入导致卡滞。
二、安装位置与防护措施
避开进料口与死料区
安装位置应远离进料口正下方,避免物料直接冲击叶片。
若无法避开,可在叶片上方200mm处加装防护挡板,阻挡大块物料冲击。
优化安装角度
水平安装时,叶片与水平向下呈10°~20°夹角,减少物料堆积概率。
对于易“搭桥"的粘性物料,可倾斜15°~30°安装,使物料更易触达叶片,减少检测盲区。
加强密封与防尘
接线盒入线口需垂直朝下,并锁紧电缆固定螺母,必要时加装防雨罩。
电缆入口需匹配规格(直径5~9mm),若使用其他规格电缆,需更换匹配的密封螺栓。
三、定期维护与清理
制定清理周期
每班结束后检查叶片及传动部件,清理粘附的物料,避免残留物结块影响灵敏度。
对于高粘性物料,可缩短清理间隔(如每4小时一次)。
检查密封与磨损
定期检查密封圈是否老化,及时更换失效部件,防止粉尘侵入。
若叶片边缘磨损严重,需更换或补焊,避免因推送力下降导致物料滞留。
四、其他辅助措施
安装振动器:在料仓进料口或出料口加装振动器,通过高频振动防止物料粘附。
选用保护型结构:优先选择Spin-11P保护型阻旋料位开关,其保护管可减少物料直接接触叶片的风险。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有效降低粘性物料粘附叶片导致的误触发风险,保障料位计在恶劣工况下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