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振动传感器、起重机配件、限位器、红外线防撞器、各种料位计、速度传感器、堵煤开关等
在选择振动传感器时,根据被测振动的频率范围确定传感器的固有频率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关键步骤。以下是具体原则和方法:
1. 固有频率与测量频率的关系
m 为质量。为确保线性响应,传感器的工作频率范围应远低于其固有频率(例如,固有频率为16-20kHz的传感器,工作带宽通常限制在几百Hz)。若被测频率接近或超过固有频率,传感器可能因共振导致输出失真或损坏。
2. 频率范围匹配原则
低频测量(如结构振动):需选择固有频率远高于被测频率的传感器。通常要求
为被测频率)。
高频测量(如冲击、瞬态振动):需关注传感器的谐振频率,避免高频信号被滤除或放大。
宽频带测量:需综合权衡灵敏度、尺寸和频率响应,选择固有频率高且频响平坦的传感器。
3. 实际选型步骤
明确被测频率范围:通过预估或测试确定振动信号的频率上下限。
核对传感器技术指标:查阅传感器的频率响应曲线,确保其工作频段覆盖被测范围,且灵敏度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如±5%)。
验证安装影响:安装方式可能改变传感器的有效频率范围,需按规范操作以避免附加共振。
4. 常用测试方法验证
若需直接测量被测对象的固有频率(如设备部件),可采用以下方法:
敲击法:通过冲击激发自由振动,分析频谱峰值确定固有频率。
共振法:施加扫频激振力,记录振幅-频率曲线,峰值点对应固有频率。
总结
选择振动传感器时,应确保其固有频率至少为被测频率的5倍以上,并优先选择频响范围宽、灵敏度适中的型号。通过理论计算或实验验证固有频率,可有效避免共振干扰,提升测量精度。